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中,玉石器尤其是古玉屬于一個特別的板塊。一方面,玉石器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已經上升到了“玉文化”的高度;而另一方面,在當今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中,玉石器尤其是古玉的表現遠遠不如明清家具、陶瓷、佛像等板塊。
到底玉石器的市場行情如何?哪一類玉石器在大眾中最受關注?什么樣的玉石器市場價值處于洼地?如何判定一件古玉的優劣?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為您一一解答。
2016年4月5日,香港邦瀚斯2016春季拍賣“溫玉物華——思源堂藏中國玉器” 收槌??偝山?.78億港元,這場被外界譽為“近十年整體水平最高的古玉拍賣”專場共上拍73件古玉,經數小時的拍賣競價,最終成交63件,5件超過千萬港元,27件超過百萬港元,數件以超估價幾十倍的價格成交。
對于此次專場拍成績,香港邦瀚斯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部門主管王晰博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可以呈現如此重要的一批珍藏,看到眾多資深的玉器收藏家對這次專拍的熱烈反應,我們十分欣慰。”
東漢玉雕說唱舞人成交價:3148萬港元 香港邦瀚斯 2016-4-5
這則消息一出,業內把目光紛紛投向了沉寂多年的古玉板塊。相比中國書畫、瓷器、油畫等板塊,中國古玉板塊在之前幾年一直處于一個相對的“寂靜期”。 參加此次邦瀚斯春拍的古董商隋先生坦言道:“這次專場的東西確實很好,流傳有序,品質有不錯,那么肯定會引來很多人關注,而且大家也都喜歡這種有收藏歷史 的器物,原主人的篩選、評價對于器物本身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至于古玉器市場方面,會不會走出這個所謂的‘寂靜期’,單憑這一場拍賣還不足以下定論,還 是要看今年整個拍賣季的表現了。”
對于高古玉器的市場行情,資深藏家孔超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國內或者說華人收藏群體中,高古玉器大多都是不能公開拍賣的,明清玉器是可以公開拍 賣的,因為高古玉器出土的占了絕大多數,出土玉器就會受到政策法律的諸多限制,那么藏家在收藏的時候考慮的也會相對較多。所以有些流傳有序的拍品拍出好的 價格是不足以形成一個市場大趨勢的參考的。但是,短期影響肯定是會有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行情處于“寂靜期” 大眾基礎深厚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統計時間2016年4月6日。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從2012年開始,玉石器的拍賣行情就一直逐漸下滑。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2011年,中國玉石器共 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了4.32%,成交量下降了30.62%,分別為 34,483件和10,602件。
從2012開始,中國藝術品就有了開始調整的趨勢,到2015年的平穩調整期,中國藝術品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那般“瘋狂”,雖然在上拍量上有所上升, 但是成交量的大幅度下降也充分說明了一部分資金的撤出,這其中的原因眾多,詳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5年春、秋)。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統計時間2016年4月6日。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統計時間2016年4月6日。
再來看看價格區間,從圖中可以看出,成交量最多的是在5萬以下區間,占總成交量的68%;其次是5萬—10萬和10萬—50萬區間,分別占總成交量 的15%和12%。在成交額方面,100萬—500萬區間占比最多,達到30%;10萬—50萬區間的成交額也達到了總量的21%。
由此可見,雖然高價位拍品單品價格在占比方面有優勢,但是總體來說50萬以下的玉石器拍品還是受到了藏家和市場的青睞。玉石器收藏也是整個中國藝術品范疇中較為貼近大眾的板塊,有著深厚的大眾基礎。既然玉石器拍賣有著廣泛的大眾基礎,那么在互聯網中情況又是如何呢?
互聯網數據中的玉石器
數據來源:百度、搜狗、360。統計時間2016年4月6日。
數據來源:雅昌藝術網。統計時間2016年4月8日。
筆者分別用了三個當今比較通用的搜索引擎和雅昌藝搜來搜索關于古玉器的關鍵字,結果發現,高古玉器和明清玉器的搜索結果普遍多于當代玉器和當代玉 雕。換言之,當今互聯網大環境中大眾對于古玉的關注度依然是很高的,而這其中就包括了藝術品拍賣市場領域。既然人們對古玉的熱情依舊很高,那么在高古玉和 明清玉之間又會有著如何的偏重呢?
數據來源:今日頭條。統計時間2016年4月6日。
據推薦引擎“今日頭條”提供的數據,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今日頭條平臺上有關高古玉的文章數為1,117篇,閱讀數為 5,129,545次;有關明清玉的文章數為633篇,閱讀數為1,315,864次;有關當代玉的文章數為754,閱讀數為3,517,557。從數據 可以看出,高古玉相比明清玉和當代玉在互聯網中更受關注。但很多剛入行的藏家表示,明清玉做工精細,巧奪天工,當代玉工藝進步,技法完善。為什么高古玉卻 在市場上如此受關注,難道僅僅是因為年代久遠嗎?
“首德次符”定優劣 國外青睞高古玉器
“首德次符”這個詞對于愛好玉器收藏的人來說是不會陌生的,這也是中國人對于玉器評判的重要標準。筆者認為,所謂的玉“德”,是借玉料特性比喻人格 化的“仁、義、廉、信、道”等等。所謂“符”,是指其上的玉色和飾紋等。“君子必佩玉”也是來源于“首德次符”說及“君子比德于玉”說。章鴻釗先生在《石 雅》中也曾提及“首德而次符”,形成了“德為質,符為彩”的說法。從“首德次符”的角度出發來看高古玉和明清玉,二者優劣結果就很明顯了。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資深文物專家雷從云也指出,古玉的價值較現代玉器來說應該是更高的,目前的狀況是明清時期的玉器依然是市場主流,而年代久遠的古玉的市場價值并未完全體現出來。古玉在國內二級市場表現較好,在海外同樣備受關注。
據了解,自20世紀初以來,不少西方藏家癡迷于中國的玉器并將其納入收藏體系,他們有的從礦物學角度出發,了解玉的硬度、結構以及特性后,為中國玉 工的巧思、耐力而感動,如美國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理查德·富勒;有的從唯美的角度衡量中國藝術品,認為凡是美的事物,即使脫離它賴以生存的環境,仍 然是美的,能吸引各方人士的青睞,如美國收藏家格林維爾·溫索浦,他所收藏的虎形佩、玉杯等都代表了商周時期玉器工藝的較高水平。雷從云表示,海外藏家對 中國古玉的關注和喜愛程度遠遠高于近現代玉器,“如在國際市場上拍賣的商周、戰國時期一個小小的玉件,價格常常達到幾萬美元。”
此次邦瀚斯春拍的“溫玉物華——思源堂藏中國玉器”專場讓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古玉板塊,但是古玉板塊的市場行情走向會不會以此為契機逐步升溫還要 看今年整體的一、二級市場的表現。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古玉板塊,絕不是現在的價值水平!至于日后走向如何,我們還是應該拭目以待。
雅昌市場監測中心AMMA